美国留学要注意什么?

彭宸 阅读:64 2023-05-18 17:52:01 评论:0

谢邀。

美国留学要注意什么?

给大家分享下我们的几个海外学长总结的美国留学生活要注意的小tips。


在校外1. 试着学会做饭和开车,非常实用。2. 在美国还可以用的国内音乐软件:酷狗,网易云,酷我。3. 在外租房不要贪图便宜,尽量找校区或者安全区,有时可以找同地区的中国人问一下,但是自己也要上心,并不是中国人就没有坑。4. 出国前记得超市买点自热式米饭或相关吃的,刚去不了解环境也不方便做饭,再者以防超市周末关门。5. 没有车的时候打车软件可以用Uber或者LYFT.6. AM和PM的问题:12:00am就是凌晨,然后依次1:00am,2:00am....12:00pm就是中午,然后依次1:00pm,2:00pm..如果买错机票的话,美联航改签比买张新机票还贵。(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!)7. 开门时注意帮后边的人扶一下门,借过的时候说一下Excuse me.8. 21岁以下不能喝酒,买酒或者去酒吧要逮有照片和生日的证件证明。9. 公共场合不能打开酒瓶,除非举行活动有特殊允许。坐在马路边上感慨人生喝酒的事情基本不大可能了。10. 大部分地区都有沃尔玛。可以买到生活必需品,并且价格相对低廉实惠。11. 吃麦当劳之类的快餐店,记得吃完把自己的餐盘拿走清理桌面。12. 有服务生的餐厅(full service restaurant)记得给餐费15%左右的小费(具体看餐厅情况)。13. 买东西记得算税(免税州除外)14. 在一定时间内,超市和商场买的东西大多数是可以退货的,带上小票和结账时候用的卡就可以。15. 如果网购多的话办一个Amazon Prime会方便很多。16. 学会使用Google的各种实用功能,比如Google maps,Gmail,Google日历等。17. 电影卡:电影院都有超级便宜的会员卡,具体去当地电影院就知道了。18. 无论在哪,遵纪守法还是很重要的。

在校内1. 和国内学校同理,选择排名高的专业比选择排名高的学校更重要。2. 美国的社保号SSN很有用,可以通过在学校打工获得。在办驾照,买保险,申请信用卡等情况下就会被用到。3. 留学生可以在学校打工,每周不超过20小时。4. 关注学校的医疗保险。5. 多多利用学校的资源吧~Advisor是最普遍的资源,各种各样的advisor满足你所有需求。学习上帮忙的academic advisor, 选专业有major advisor, 生活上有RA,求职可以找internship advisor还有各种center,比如career center,gym,language center等等都可以帮到你。6. 试着主动和教授,导师联系沟通,留个好印象,可以经常去问个问题。7. 收到offer后把所有文件,成绩单,学历等等全部扫描一份多处存放(比如ipad,U盘,移动硬盘,电脑,云端等等)。8. 用学校的网络下载要小心违规操作。9. 多问多学,趁着大一学业比较轻松的时候,把学校的设施资源都了解利用起来,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很好,比如体育设施都可以使用,壁球,保龄球,骑马,高尔夫,游泳等等。10. 参加社团等组织可以帮你尽快融入群体,你可以选择中国人的群体也可以选择外国人的群体,其实不要看种族,只看双方的观念性格和你是不是合得来。大胆交流并介绍自己,留学生活会丰富很多。11. 一般学校大二就需要自己租房了,可以在大一中间时间就开始找房,正常情况下越早找房就会越便宜。12. 遇到不懂得话题认真倾听,遇到感兴趣或者有所涉猎的话题也可以正常发言,多问多沟通,主动和周围人Say Hi.13. 有的大学在比较繁华的城市,周围的圈子可能没那么单纯,同学们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,年轻的时候适当玩乐没什么大问题,但是要把握好度,遇到问题及时找家人或者朋友们沟通。14. 对老师的称呼:如果老师是博士毕业的称呼http://Dr.XXX 或者 Professor XXX都是可以的。如果老师不是博士毕业,最好别叫http://Dr.XXX,叫Professor XXX就行。对于Instructor的话,一般都可以叫Professor,但是不要称老师为Sir,尤其是女老师。15. 千万不要作弊抄作业,在美国信用问题是很严重的,被发现的话,处罚严重到开除都有可能。16. 刚开始住学校宿舍时,可以一开始就和舍友定规矩,如果忍受不了就搬出来,不要让宿舍生活的琐事耽误太多精力。17. 选课需要规划和技巧,并且有的可能需要抢,尽早关注选课信息。

留学进入新环境的琐事很多,但是已经跨越了申请、刷分等大山,独立生活应该也不会难倒同学们,毕竟留学党“无所不能”的称号不是白来的。在以上的几个小建议中,我们发现经常被议论的是思维和社交。读美本的同学们和在国内读大学的同学不一样的点在于,他们要接受不止是各省的文化差异,还有各个国家的文化差异,留学生们必须快速建立起文化包容,并且还不能轻易被左右,因此,这里也为大家整理出了几个可以借鉴的点:一:给自己一个长远的目标如果你害怕迷失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中,可以尝试在出国前就和父母讨论出一种可行的长远目标,而不只是“本科毕业”,“好好读书”这类比较短视或者宽泛的内容。比如想要读研或者考博,然后留在美国工作,做什么类型的工作,期间需要多参加什么类型的活动。这样清晰的目标就像一个迷雾中的亮光,不管你中间怎么走,方向是对的就不会出大问题。当然,目标会根据现实改变。当你一开始把目光定在长远的点上后,即使改变,也依然是在同一个或者更高的长远维度上进行变化。二:不断接触新事物,建立自己的多样化圈子或许是因为对陌生环境的害怕,很多学生进入美国校园之后,不太愿意去尝试各类的活动和项目,只同相对熟悉的来自于一个国家的人相处。这是人之常情,但是也很容易让同学们在之后难以走出熟悉起来的圈子,也更难以融入已形成的其他圈子中。久而久之,就出现了中国人扎堆的现象----他们只在内部互相交流,也不愿意接触学校的活动和资源。这种情况就和当初出国想要国际化的教育和交流的理念相违背了。所以,建议同学们在拿到学校offer之后,去学校的官网查阅,尽可能多地了解学校的资源,如果有校友群也可以加入。到了学校之后,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学术项目,不断让自己尝试新的内容。另外,将各个资源部门的老师都认识一下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,不说获得更多咨询,最少也可以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。这样的开放式交友方式,或许会让同学们在毕业后建立一个几十人的人脉圈子,无论是通过爱好还是专业建立的,都可以让自己接触到海量的信息和资源,丰富自己的见识。你会发现这对留美工作或者回国工作都有极大的好处。

三:慢慢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在初高中阶段,国内的同学们很少有把知识具体到生活应用中的机会,所以很多学生在进入美国校园之后,都面临原本课堂中所学的内容没法很好地应用到生活中,也会有一段时间和美国教育系统的磨合,这个时候可能会比较苦恼,但是幸好本科大一阶段没那么繁忙,课业不是非常的重,留给同学们适应的时间比较多。因此不用着急,慢慢来,不要怕犯错,进步就是在不断试错中产生的。如果适应能力不好,依然有所担心的同学,也可以考虑在高中阶段参加美国高校的暑期项目,提前了解教育方式。另一方面,高中升本科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还是一种学习态度的转变,现在不再是家长督促你学习了,大部分同学们需要自主学习能力,也是成长锻炼的一部分。适应了美国的留学生活后,你会发现,你所练就的实践性、自我时间管理、自制力与自学能力才是留学带给你真正的回报。四:融入群体很重要,做好自己也很重要并不是说不与中国人在一起就是对的,也不是说只混迹中国人的圈子就是没问题的,很多同学可能语言流利,没有口音,拥有长远的规划,也敢于尝试,积极参加项目,但是依然不属于任何一个圈子,那是因为他自己已经是一个圈子了。很多事例表明交友的最终停留在价值观的相符,没必要为了融入一个圈子而去让自己变成看起来像“美国人”,也没必要固步自封。留学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一个新文化,美国是世界上最包容开放的文化之一,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,放平心态不要用自己的偏见或道听途说去评判别人。学习并了解一个国家的基础文化,是对这个国家的尊重;勇于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,是对自己的尊重。与朋友的部分观念相吻合,求同存异,共同进步,这应该是每个同学们希望得到的社交方式吧?总之,没必要强制自己,健康的社交就可以。

留学的艰辛只有留学生知道,勇敢面对并且战胜它,相信同学们日后会成闪闪发光的人。-明德立人专注美国留学十二年,,免费咨询,你的疑问都有专业的人来解答-以上。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